星期六, 5月 31, 2008

好書推薦:如何從唱片裡聽門道Performing Music in the Age of Recording(中)

這本書的細節很多,尤其是在討論個別的作品時,常常會提到一些譜例,要是沒有音樂或樂譜的輔助,恐怕會很難繼續下去。除非對音樂非常熟悉,甚至到了會背的境界,我想才有可能完全了解作者在文中提到的那些細節吧!

因此這篇討論的就不會著重於那枝微末節的事情,而會將重點擺在音樂的詮釋及傳承上。
第五章開始討論一系列權威性的問題,包括作曲家、演奏學派及考古演奏這三方面。首先是關於作曲家的權威性問題。

這並不是說作曲家講的話並不能算數,而是在於幾個層面:作曲家同時也是自己作品的演出者,是否就是最佳詮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而這句話往往也會從作曲家本人親口說出來。就算是作曲家本人所詮釋的錄音,也只能當作一個參考,讓我們了解比較接近於作曲家本人想要呈現的感覺,或是作曲家本身根據當時演奏的習慣及傳統,所表現出來的其中一種詮釋方式。

另外,由作曲家本人指導,或者經由好幾代的師徒傳承,這其中也可能會參雜一些個人的想法進去,畢竟時代在演進的過程中,所謂演奏的傳統也不斷地在更新,因此傳承的複雜度,可能並非一般人所能夠想像,畢竟一個人不可能完完全全了解另一個人的想法,更何況是要去討論極為細膩的音樂作品詮釋問題。

書中舉英國作曲家艾爾加為例,說明即便是他本人首肯的,或者是他自己指揮或指導的演出,可能也會隨著他年紀的不同,或者演出當時心情的不一而有所改變,作曲家的錄音只不過是他提供出一種自己演奏作品的其中一個可能性而已,況且作曲家也曾經"活"過,只要是個活人,就會每天不停地變動,想法自然是不會一成不變的。

底下舉的更多作曲家的例子,也是在說明這個現象,這個部份的細節就不在這討論了,有興趣的客倌可以自己找書來翻翻吧!第五章的重點在於:想要詮釋好一個作曲家的作品,必須先了解他這個人的思維模式,從思考的方向、內容及時代的趨勢演進...等,相互搭配之下,便能逐漸修飾成作曲者心目中真正想要的聲音。(待續)

星期六, 5月 24, 2008

與大師的相遇:Penderecki音樂會後雜感

這星期五的音樂會,可說是歷年來聽過所謂大師音樂會中,最令我震憾的一場,因為作曲家親臨現場並指揮整場音樂會的機會並不多,尤其Penderecki以75歲的高齡,在台上的熱情深深感動我內心。首次來台的Penderecki帶來一首弦樂團的小交響曲,及一首法國號協奏曲,下半場則指揮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也許是為了顧及票房吧!特別安排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尤其是出現在日劇交響情人夢當中的主題音樂,很可能有一些人會為了貝多芬而去聽這場音樂會。我本身的確也是很期待的,不過,上半場聽完兩首Penderecki自己指揮自己的作品,與下半場指揮貝七相較之下,居然與我原先的預期完全相反,我本來期待NSO在貝多芬的表現會比較令人激賞,但是結果卻不是這樣。

上半場兩首Penderecki自己的作品,不僅詮釋上相當好(畢竟是作曲家本人指揮的),樂團的表現也還算不錯,除了小交響曲的幾位獨奏者實在令人感到遺憾。法國號協奏曲的獨奏家,真的是我目前聽過最好的法國號演奏者,雖然有時候樂團的粗暴會導致法國號聽不太到,但是他的功力的確令人印象深刻,穿透力十足的演奏,相信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因此在上半場結束時,他又獨自吹奏了一首梅湘的作品,也是十分驚人且印象深刻的演出。

下半場的曲目,因為自己有總譜,便帶去對照著樂曲進行來觀看,但是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樂團相當不敬業的演出,畢竟貝七對於NSO來說已經不是新曲目,再說又是大師指導,樂團的積極度並不夠,讓人相當不滿意。再加上錯誤百出的管樂,不僅運音(articulation)不統一,對於節奏的認知也差異甚大,著實令人覺得不悅!上半場聽完的舒暢感受,到了下半場演完之後,我頓時覺得背部很痠痛,讓我只能一直從不斷回想大師的熱情而快慰許多,從他那對作曲家作品的尊敬,及以作曲家的身份來進行指揮,那種真實感恐怕不是一般指揮能夠比擬的,也因為這樣,貝多芬突然也就親臨現場了一剎那!

此次能夠體會大師親臨的感受,著實讓我覺得震撼!這段軍旅生涯讓我的腦袋有一段時間幾乎停止思考了,每天只是做著同樣的事情,一點啟發性都沒有,好像白活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趁著這一次音樂會,我也重新思考了許多關於傳承的問題,我很慶幸自己有一位大師可以跟隨,不像其他的音樂家,只能夠透過樂譜與作曲家對話,從他對於音樂創作的理念,以及對於人生的想法,都在在地讓我震撼,這種震撼遠比一生可能只見過那麼一次面的Penderecki還要更加真實。因此我早已在心中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今生一定要把握這位大師,成為他的傳承之人,將他的音樂與哲思,繼續傳給後世的人們。

星期六, 5月 10, 2008

第一次見到北斗七星的感動與啟發

那天,拖著原本疲憊的身軀,從旅部大樓步行回寢室,抬頭向天空望去,眼前所見的便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但是在都市長大的我,從來沒有真正親眼看過北斗七星,因此非常興奮,並且發揮了我一點小小的星象學常識,尋找北極星的所在。

原來,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看起來的範圍是很大的,而且非常明顯。相較之下,北極星就顯得黯淡很多。我試著要尋找仙后座與小熊星座,但並沒有看到,倒是無意間看到了天蠍座。星座的知識瞬間完全不夠用了...

不過,另外的啟發是,星星的永恆,使我想到成為永恆的重要。身為音樂家的使命之一,就是將人類的偉大心靈,透過音樂作品的傳播與創造,留下永恆的印記。青春的祕訣,在於擁有這些無可取代的力量,以及傳承永恆的能力。以人類的格局來說,宇宙中的星星,可說是永恆的象徵,因為他們的壽命遠比人類長遠,千百年來,人類透過星空獲得的啟示,除了永恆的追求之外,還有浪漫的神話故事,也是很多人心目中很嚮往的夢幻世界。

我對於夢幻世界沒有嚮往,但是我嚮往成為永恆。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