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22, 2008

好書推薦:如何從唱片裡聽門道Performing Music in the Age of Recording(上)

一開始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以為又是唱片評鑑的爛書,因為它的標題叫做如何從唱片裡聽門道,而書腰上的介紹,更是讓我倒盡味口,不曉得是哪位仁兄寫的...(您確信「不朽」就是不朽嗎?您以為「經典」就是永恆不變嗎?答案:錯!

但是,我還是將它翻了翻,仔細一看它的副標題(其實是這本書真正的書名),錄音時代的演奏藝術,讓我進一步想要看看它到底內容在寫什麼。這其實是一本論文,是作者Robert Phillip的博士論文,探討錄音時代的演奏,與錄音時代之前的演奏,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並且揭露了許多錄音時代以前演奏家的演奏習慣,以及當時對音樂要求的細緻程度,可能並非我們所想像的,大師級的演奏家就真的很精準,透過早期的唱片錄音,可以尋得一些蛛絲馬跡。

這本書共分為八章:
一、錄音出現前的生活
二、錄音的經驗
三、合奏與自由:管絃樂團
四、合奏與自由:室內樂團體與鋼琴家
五、權威性的問題:作曲家
六、權威性的問題:演奏學派
七、權威性的問題:考古演奏
八、回顧過去:二十世紀的教訓

由於我目前只看到第四章,因此分享前面幾章我看完的感想。第一章簡述了錄音時代之前的音樂演奏狀況,最令我意外的,是有許多專業的管絃樂團,居然在演出前是完全不排練的,這個音樂界的現象以英國最為明顯。其原因除了給團員的排練費用實在太高了,以致於樂團會以盡量精簡的時間來排練,雖然效果一定是粗糙的,但是卻能夠省下不少演出的預算。

但是這樣的情形,在錄音技術出現、逐漸成熟時,有了很大的改變。演奏家開始鑽研更完美的技巧,以達到完美的境界,完全是因為錄音能夠聽見自己的缺點,而現場演出時演奏者並不能完全聽到自己所演奏出來的效果,以及聲音。藉由錄音,首先讓演奏者自己能夠有反省的機會,也了解到自己的演出並非自己想像中完美,由他人聽來的聲音是如何,更能夠從錄音中完整地被記錄下來。

第二章敘述的錄音經驗,對我來說,也算是很深刻的體會。因為我本身也有過幾次進錄音室錄音的經驗,以及一次製作唱片的經驗。最早注意到自己聽到自己唱歌的聲音與別人聽見的聲音不同,是在上課時錄下自己的聲音,重聽時赫然發現與自己想像中差距甚遠,因此有了極大的進步空間。而製作唱片的經驗,更是讓我體會到了後製作的艱辛過程,以及複雜繁瑣的剪接技術(當時為了留下高中管樂團的記錄,在我擔任指導老師期間,便與幾位學弟妹,著手製作了一張管樂的錄音專輯)。

書中所提到的錄音哲學,也就是演奏家與唱片製作人所持的態度,會分為兩種形態,一種是堅持演奏家以最少的次數,錄製成完美的錄音;另一種則是要求音樂的完美性,也就是不管錄多少次,也要取出最適當的片段,並透過無數次的剪接,完成聽起來『完美無暇』的錄音。不管哪一種態度,都必須取得一個平衡點,以達到錄音完成的結果。在我製作那張專輯的時候,便有相同的感受,要求樂團在演奏時盡量一氣呵成,是我本能性的要求,沒想到在大師伯恩斯坦(L. Bernstein, 1918-1990)一次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錄製「春之祭 」時的情況,也與我錄這張專輯時所作的決定是相同的。「嚴格來講,五個小時後,我們已經錄下了非常好的演出,但是每個人都失去在亞伯特廳音樂會上的熱情。當天的工作時間只剩下一個小時,伯恩斯坦做了一件驚人的事。他問一整天不斷演奏著史特拉溫斯基那些要命樂句的樂團,是不是還有力氣與欲望把整首曲子從頭到尾一次演完...」(p. 67),當然,後來我們聽到的那個版本,便是這個被激起熱情的最終版本,加上一些之前錄製的片段剪接而成。

(待續)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