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1月 29, 2008

【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觀後感

以往看台灣的歌劇製作,不管唱的是外文,或者中文音樂劇,總覺得製作的水準實在是很不好,尤其是在歌手的專業素養上,以及樂團專業度、導演的處理手法上具有許多爭議…等等。

然而,這次這齣歷時五年籌備的全新台/英語歌劇,雖然在歌手的咬字上仍有一些缺憾,但是已經比我想像中表現的要好很多了。就是這齣,以十九世紀末的北台灣為時空背景,一位加拿大籍傳教士一生的傳奇故事:黑鬚馬偕,讓我對於國內的歌劇製作重拾一點信心。

大學時代因為母校經常舉辦歌劇演出的活動,因此對於歌劇舞台並不陌生,演過歌劇的人都知道,其實歌劇製作是很好玩得一件事,尤其演員們在排練歌劇的過程中,可以培養絕佳的默契及戲劇表演的能力,但是端看導演如何安排演員做出適切的動作、走位等,這些都是很玄妙的技巧。此外,聲樂指導(Coach)及音樂總監對於音樂的要求,也是歌劇成敗最重要的一環。

此次馬偕的製作,最難克服的我想應該是語言上的障礙。連國內歌手在內,要唱好台語都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台語可說是比中文還要複雜的一種語言,除了音調上有所謂的『八音』之外,還有很多字尾截斷的音,及鼻音、閉口音的發音方式,要如何運用美聲唱法來達到台語的演唱效果,是門很大的學問。即便連從小以台語為日常生活用語的人來說,要唱好台語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更何況這次演出有兩位外籍歌者,包括美國及韓國籍的聲樂家,在演出的難度上也提高不少。

其次是音樂語言上的障礙,金希文老師這次寫作這齣歌劇的風格屬於比較現代的做法,乍聽之下有些布列頓或荀柏格的樣子,有些音樂的片段會讓我想到布列頓的「彼得.格萊姆」,而說唱式(sprechstimme)的風格則是像荀柏格的處理;不過,在和聲色彩及配器用法上仍然有很多金老師自己的風格,這個部份就不是類似其他作曲家的樣子。如果本身不喜歡或不熟悉二十世紀音樂語法的聽眾來說,聽這齣歌劇可能會遇到些瓶頸。還好,這方面的障礙可能會因為本土的故事及台語歌詞的提示之下,對於聽眾接受度上有一點幫助。

這幾天是這齣歌劇的演出,個人聽完第一場(首演)之後的感覺是:是部可聽的歌劇製作。如果有興趣聽聽看本土製作的朋友,可以趁這幾天周休二日,到國家戲劇院觀賞這齣蠻有意思的歌劇。

演出訊息請參考歌劇首頁:http://event.ntch.edu.tw/2008/opera/index.htm

星期日, 11月 23, 2008

【音樂會訊息】2008玩家部落年終音樂會

今年是法國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100歲冥誕,但是國內的音樂會卻未見有人慶祝,可能是因為他屬於比較冷門的,又是所謂二十世紀的『現代』作曲家吧!

不過,如果喜歡梅湘的朋友有福了,因為今年可能是唯一的一場紀念梅湘的音樂會,也就是由小提琴演奏家李瑄、鋼琴家湯婉君,及大提琴家呂超倫所組成的鋼琴三重奏「玩家部落」,將在耶誕夜演出他甚為有名的作品:世界末日四重奏(或有人翻做時間終止四重奏)。

這次音樂會有許多特別之處,除了演奏梅湘的名作之外,他們更邀請國內十分活躍的青年作曲家:張俊彥,為了這場音樂會量身訂做一套紀念梅湘的曲目,而編制與世界末日四重奏相同,皆為小提琴、大提琴、豎笛及鋼琴所組成(世界首演)。

個人對於梅湘的音樂並沒有特別的印象,只知道他對於鳥類叫聲的研究十分深入,並且使用鳥類叫聲的特性來作曲。而這首世界末日四重奏是在他在二次世界大戰被關入集中營期間,在當中因為生死未卜,而有感而發創作了這樣的作品,並在裡面的音樂家合作演出這部作品,當然他相當幸運,戰後還能從集中營裡活著走出來,因為多半當時進入集中營的人們,等於是被判了死刑,只能默默地等待『時間終止』的一天。


這次很有幸參與張老師這組作品首演的過程,從整理手稿、製譜,一直到即將演出,我都一直抱著十分期待的心情,因為這是一項十分具有時代意義的事情,國外也許有人特別為了梅湘的百歲冥誕而慶祝,誕在素有文化沙漠的台灣來說,這是十分難得的機會(自從拼經濟口號一直被政客濫用之後,文化沙漠的現象便更變本加厲了)。因此,如果耶誕夜您目前還沒有計畫的話,那麼去聽聽這場音樂會,或許是您的最佳選擇!以下是這次演出的訊息:

2008玩家部落年終音樂會-與梅湘對話
玩家部落鋼琴三重奏以室內樂音樂會的形式推廣古典音樂,藉由音樂家一起以樂會友,一同營造玩音樂的氣氛,帶動現場觀眾的情緒。基於玩家部落「獨樂樂、不若 與眾樂樂」的信念,玩家部落的年終壓軸音樂會將邀請豎笛家楊喬惠加入同樂,除此之外,此次更特別加重了國人作曲家參與演出的程度,由國內的青年作曲家張俊 彥操刀主導演出內容。張俊彥將創作一首全新的作品「思念永恆」,回應梅湘在「世界末日」這首曲子中對人性的探討。

演出者:
李瑄(小提琴)
湯婉君(鋼琴)
劉聖文(客席大提琴)
楊喬惠(客席豎笛)
張俊彥(特約作曲家)

演出場次:
12/10 (三) 19: 30 南投縣文化局演藝廳
12/14 (日) 14: 30 台中迴廊咖啡館圓夢廳
12/24 (三) 19: 30 國家演奏廳

曲目:
Messiaen: 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
梅湘:世界末日
Chun yien, Chang :In Memory of Eternity

張俊彥:思念永恆(世界首演)

購票請洽:兩廳院購票系統http://www.artsticket.com.tw/

星期二, 11月 18, 2008

由Nodame Cantabile探討台灣與日本音樂環境與人文藝術素養的差異性

最近又觀賞了日前紅極一時,由漫畫改編成連續劇的交響情人夢(Nodame Cantabile)續集,也就是將故事繼續延伸到主人翁千秋真一與野田惠往歐洲發展的特別篇:Nodame Cantabile SP。因為之前朋友的介紹,一向從不看日劇的我,竟也被這齣劇給深深吸引了,原因當然不是當中搞笑的成份,而是,我從這齣日劇中,看見了日本與台灣在音樂環境與人文藝術素養上的差異,而有所感嘆與想法。

首先不免俗地介紹一下劇情的發展,之前的劇情提要就參考一下我很久以前所寫的一篇文章。千秋真一在結束大學學業並與Raising Star Orchsetra舉行耶誕公演之後,開始展開歐洲發展的生活。首先在布拉格欣賞了他小時候的老師Sebastaino Viera的演奏會,感動之餘,則開始籌劃參加四年一度的指揮大賽,並在賽中脫穎而出,成為首獎得主。而學妹野田惠則在一個中世紀的城堡中開出了人生第一場獨奏會,兩人雖在劇中的感情因為一些誤會而造成不和,但到最後千秋還是接受了野田,並在歐洲展開他的音樂人生,不僅在日本巡迴演出時取得成功,也在歐洲的首演中獲得成功,踏出他成功的第一步。

在劇中不僅詳細了描述了指揮比賽的實際狀況,並且也將日本與歐洲的音樂環境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古典音樂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也由這齣日劇表露無遺,其實日本在明治維新的全面西化過程中,他們不僅僅是在技術上完全跟進,甚至有超越歐美的程度,而在人文藝術方面的進步,也完完全全拷貝了歐洲古典音樂的樣板,雖然稱不上是有新的變化,但是藝術人文的文化薰陶,卻是他們國民欣賞音樂的基本常識;反觀國內,古典音樂似乎已成為六年級以前的人類所喜愛的音樂類型,完全無法深入現在年輕人的音樂欣賞領域當中,那現在年輕人聽些什麼呢?不外乎台面上(而所謂台面上指的是電視媒體)見的到的那些所謂創作型歌手,或者星x N班所唱的,沒什麼內涵,也不知道自己在聽些什麼的音樂。說起來實在是非常悲慘,因為精緻的藝術已經不被普羅大眾所喜愛,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浮面的、毫無深度的音樂(甚至可以說那根本不是音樂),讓人十分憂心那些東西對於新世代人們的重大影響。

『交響情人夢』是個喚醒一些年輕人開始對於古典音樂產生感動的媒介,藉由搞笑、非正經但是卻深深吸引年輕人的表演方式,以及日本精緻偶像劇的傳統,讓閱聽者產生深刻的印象,這不僅已經帶來一陣風潮,也是推廣古典音樂的另類管道。為什麼日本人能,我們卻不能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台灣人短視近利、唯利是圖的個性,也就造就了這樣的粗糙文化,我們只會模仿,因為這樣比較快,節省成本,但是換來的卻是文化從根基的徹底腐化。人們不再追求美的事物,只會向錢看,包括現在的政府,口口聲聲的拼經濟,到頭來他們可能會發現,人民的素質急速下滑,對下一代所造成的影響,可能比經濟衰退還要嚴重很多。因為這樣下去便會使文化水平低落,使台灣失去競爭力,所謂的拼經濟,到頭來也會是一場空,因為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拼,沒有人知道。

在上位者應該要有智慧來化解這樣的悲劇,可惜現今台灣政壇並沒有這樣的領導者,政治早已成為政客操弄政權的腐敗平台,所有的『文化』口號,到最後正如馬英九所說:「馬上好」只是我們競選的口號而已,並不是實際上會發生的事喔!請大家不要太在意阿...(O. S. 但是重點是只要我可以選上、A飽錢就好,管他是不是馬上好!)當文化也成為政治操弄的手段時,這個社會大概也已經沒救了吧!因為甚至連文化機構也落入了這樣物化的圈套之中。這是生活在台灣的我感覺到最悲哀,也最痛心的事。希望有生之年,可以重新復興藝術人文的領域,使人的生活品質與心靈得到更豐富的灌溉與充實,進而改變並瓦解社會上的暴戾之氣,與操控台灣命運的邪惡力量。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