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31, 2008

好書推薦:如何從唱片裡聽門道Performing Music in the Age of Recording(中)

這本書的細節很多,尤其是在討論個別的作品時,常常會提到一些譜例,要是沒有音樂或樂譜的輔助,恐怕會很難繼續下去。除非對音樂非常熟悉,甚至到了會背的境界,我想才有可能完全了解作者在文中提到的那些細節吧!

因此這篇討論的就不會著重於那枝微末節的事情,而會將重點擺在音樂的詮釋及傳承上。
第五章開始討論一系列權威性的問題,包括作曲家、演奏學派及考古演奏這三方面。首先是關於作曲家的權威性問題。

這並不是說作曲家講的話並不能算數,而是在於幾個層面:作曲家同時也是自己作品的演出者,是否就是最佳詮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而這句話往往也會從作曲家本人親口說出來。就算是作曲家本人所詮釋的錄音,也只能當作一個參考,讓我們了解比較接近於作曲家本人想要呈現的感覺,或是作曲家本身根據當時演奏的習慣及傳統,所表現出來的其中一種詮釋方式。

另外,由作曲家本人指導,或者經由好幾代的師徒傳承,這其中也可能會參雜一些個人的想法進去,畢竟時代在演進的過程中,所謂演奏的傳統也不斷地在更新,因此傳承的複雜度,可能並非一般人所能夠想像,畢竟一個人不可能完完全全了解另一個人的想法,更何況是要去討論極為細膩的音樂作品詮釋問題。

書中舉英國作曲家艾爾加為例,說明即便是他本人首肯的,或者是他自己指揮或指導的演出,可能也會隨著他年紀的不同,或者演出當時心情的不一而有所改變,作曲家的錄音只不過是他提供出一種自己演奏作品的其中一個可能性而已,況且作曲家也曾經"活"過,只要是個活人,就會每天不停地變動,想法自然是不會一成不變的。

底下舉的更多作曲家的例子,也是在說明這個現象,這個部份的細節就不在這討論了,有興趣的客倌可以自己找書來翻翻吧!第五章的重點在於:想要詮釋好一個作曲家的作品,必須先了解他這個人的思維模式,從思考的方向、內容及時代的趨勢演進...等,相互搭配之下,便能逐漸修飾成作曲者心目中真正想要的聲音。(待續)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