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到音樂廳去欣賞了NSO發現史特勞斯系列的音樂會:提琴在炫技。由NSO首席吳庭毓,韓國鋼琴家白建宇,以及NSO國家交響樂團、實驗合唱團一起合作演出的理查‧史特勞斯小提琴協奏曲、布梭尼(Busoni)的鋼琴協奏曲。
這兩個作品我都是第一次接觸,上半場是小提琴協奏曲;下半場是鋼琴協奏曲。雖然兩個曲目都是第一次聽,也感受到兩個曲子的難度真的很高,但是兩位演奏家的演出,聽完之後的感覺卻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可說是置身於地獄與天堂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吳庭毓與NSO合作演出的史特勞斯小提琴協奏曲,其小提琴的獨奏部分非常困難,各種小提琴常見的技巧:連續雙音(包括三度、六度、八度)...等都在這個曲子中常常出現。感覺獨奏家對於這個曲目的駕馭性還不是很充足,很多音準的問題都沒有克服,小提琴的音量以及穿透性也不太夠,有可能是因為樂團的音量無法跟小提琴取得平衡,也有可能是他拿的那把小提琴音量不夠大,音色也沒有足夠的穿透性。雖然樂團在指揮簡文彬的指揮之下,還能發揮應有的張力與戲劇性,但是段落之間的銜接落差還是很大。聽完上半場,坦白說讓我整個肩頸都緊起來,非常不舒服。
下半場白建宇所演奏的鋼琴協奏曲,則讓我整個人都舒坦了起來,因為他近乎完美的技巧,加上過人的耐力,詮釋這首總長超過70分鐘的超級巨大曲目,也就是布梭尼的鋼琴協奏曲,光是要完整彈完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他居然可以遊刃有餘,彈完70分鐘居然面不改色,絲毫沒有疲憊的現象。與樂團的搭配也是相當精采,雖然有時候樂團的音量仍然會將鋼琴整個淹沒,但是他一個人的琴聲,居然可以發出與樂團相當的音量及強度,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聽完這場音樂會,我不禁想到台灣呢?為什麼台灣從未出現如此等級的鋼琴家?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或者是我們整個大環境,根本沒有任何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以至於大家追求的都是相當膚淺的次文化,或者只注重金錢上的物質層次。這樣的環境怎麼可能培育出像白建宇這樣的鋼琴家呢?可想而知。我對此感到十分憂心,因為整個台灣正逐漸走向衰敗毀滅的路,藝術文化不再有其價值以及努力之處,大家以前所堅持的,現在也會因種種因素而不再堅持了,我很懷疑,台灣這樣的現象還會惡化到什麼樣的程度?我也很擔心,未來我們的下一代,接受的是什麼樣糟糕的大環境,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真是不勝噓唏阿...
2 則留言:
常常聽守仁老師提到這句話『警覺是智慧的開端』。
我相信,你既然已經看到這現象,就會有能力去改變它!一起努力囉~^_^
别太担忧了
有些东西总会过去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