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1月 29, 2008

【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觀後感

以往看台灣的歌劇製作,不管唱的是外文,或者中文音樂劇,總覺得製作的水準實在是很不好,尤其是在歌手的專業素養上,以及樂團專業度、導演的處理手法上具有許多爭議…等等。

然而,這次這齣歷時五年籌備的全新台/英語歌劇,雖然在歌手的咬字上仍有一些缺憾,但是已經比我想像中表現的要好很多了。就是這齣,以十九世紀末的北台灣為時空背景,一位加拿大籍傳教士一生的傳奇故事:黑鬚馬偕,讓我對於國內的歌劇製作重拾一點信心。

大學時代因為母校經常舉辦歌劇演出的活動,因此對於歌劇舞台並不陌生,演過歌劇的人都知道,其實歌劇製作是很好玩得一件事,尤其演員們在排練歌劇的過程中,可以培養絕佳的默契及戲劇表演的能力,但是端看導演如何安排演員做出適切的動作、走位等,這些都是很玄妙的技巧。此外,聲樂指導(Coach)及音樂總監對於音樂的要求,也是歌劇成敗最重要的一環。

此次馬偕的製作,最難克服的我想應該是語言上的障礙。連國內歌手在內,要唱好台語都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台語可說是比中文還要複雜的一種語言,除了音調上有所謂的『八音』之外,還有很多字尾截斷的音,及鼻音、閉口音的發音方式,要如何運用美聲唱法來達到台語的演唱效果,是門很大的學問。即便連從小以台語為日常生活用語的人來說,要唱好台語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更何況這次演出有兩位外籍歌者,包括美國及韓國籍的聲樂家,在演出的難度上也提高不少。

其次是音樂語言上的障礙,金希文老師這次寫作這齣歌劇的風格屬於比較現代的做法,乍聽之下有些布列頓或荀柏格的樣子,有些音樂的片段會讓我想到布列頓的「彼得.格萊姆」,而說唱式(sprechstimme)的風格則是像荀柏格的處理;不過,在和聲色彩及配器用法上仍然有很多金老師自己的風格,這個部份就不是類似其他作曲家的樣子。如果本身不喜歡或不熟悉二十世紀音樂語法的聽眾來說,聽這齣歌劇可能會遇到些瓶頸。還好,這方面的障礙可能會因為本土的故事及台語歌詞的提示之下,對於聽眾接受度上有一點幫助。

這幾天是這齣歌劇的演出,個人聽完第一場(首演)之後的感覺是:是部可聽的歌劇製作。如果有興趣聽聽看本土製作的朋友,可以趁這幾天周休二日,到國家戲劇院觀賞這齣蠻有意思的歌劇。

演出訊息請參考歌劇首頁:http://event.ntch.edu.tw/2008/opera/index.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