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在文山社大開了合唱藝術入門的課程,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挑戰,因為從來沒有教過社會人士,尤其大家的年紀可能都比我大上一倍(我沒誇張),我上課時用的語言不能太新潮,而且有些我覺得好笑的事情,在課堂上講居然台下一片冷的時候,還要懂得收尾並且馬上接下去。這讓我覺得社大真是考驗新老師的好地方!
這學期我原本在課程設計上,安排了合唱音樂史的簡介,正確的發聲方式教學,以及練習。頭幾週介紹合唱音樂史,這也是我從未嘗試開的課程,不過在這六週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當老師很不簡單的地方,尤其是合唱老師,你上課時必須又說又唱,其實是很傷聲帶的。
介紹合唱音樂史,是一個很挑戰的部份,因為介紹的時候要非常有趣,也要讓台下的聽眾覺得很有趣。這是不容易的,因為講歷史,第一個要會的就是說故事的能力,偏偏我對故事的組織能力又很弱,講故事時常常會顛三倒四的,講完一段才發現有一段故事情節沒有交代,通常故事有時間性,往往都要再「回溯」回去,對聽眾其實是很不好的感覺,所以這次在上合唱音樂史的時候,我就特別注意到我講的東西前後的邏輯性,時間軸的前後必須要有連貫性,講起來就比較不會像以前那樣還要倒回去講了...
不過,也許我幽默感實在太差,台下雖然有很多學員很認真,但的確有些人有些不耐煩,甚至有想要睡覺的情形。還好合唱音樂史並不是課程的主要部份,開始帶練唱的時候,氣氛就好很多。陪著學員慢慢探索自己的聲音,也開始慢慢步入正軌的感覺,真的很有成就感。有些團員一開始對於唱歌實在很沒有信心,在這學期過了一半的這個時候,他們也開始發現合唱的美。這星期給他們唱唱三部和聲,第一次感受到聲音融合的同學,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難掩的興奮,以及發現新事物的新奇感。
希望這學期結束時,他們已經對於合唱有初步的認知,以及對於正確的發聲法有了概念,也敢在眾人面前從容不迫地唱了。最後一次上課是在7/3,本週也選了三首曲子,希望可以在期末時表演,預計有30分鐘的演出,到時候他們會唱齊唱、二部及三部的合唱編曲,加上鋼琴伴奏,應該會有很好的效果。
4 則留言:
雖然我是音樂殘障人士,但我也想學正確的發音方式耶!請問熊大廚還有在哪邊開課?XD
To Che-an:
目前我只有在文山社大開課,不知道你想學的發音方式是指唱歌還是說話?
主要是唱歌方面的囉!因為我算是有點五音不全~哈~
To Che-an:
五音不全並不代表唱的不好喔!只要經過訓練,除非你是聽不見的朋友,不然應該都可以唱出屬於自己的美妙聲音喔...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