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07, 2009

看完【菲力普葛拉斯:12面向】

趕在電影下檔之前,我到戲院去觀賞了這部片。

原本他只是一個音樂史課本裡的一個名字,藉由這部紀錄片,我開始了解他部份的人生歷程,越了解他的思想,越覺得他的思想相當豐富而多元。而作曲家,似乎都像他這麼複雜,那麼難以追尋。但也正因為如此,作曲家的音樂才能耐人尋味、永垂不朽。

以往對於極微主義的作品只有一種感覺:沈。不斷重複的細小主題,構成了一幅壯觀的景象,其實想想,人生不也是如此?由這個微觀而漸漸體現整體的概念,以及由如沙一般的時間,慢慢堆積出來的人生,這樣的連結,也確實能夠從葛拉斯的音樂中呈現出來。

初次聽到他的音樂已經有一段時間,這次從電影中再次聽到他的音樂,加上與畫作、電影連結的印象,我對他的音樂又有一種不同的感受:複雜又簡單的構造。看著車水馬龍的電影片段,搭配上他重複不斷的音樂形態,我感受到他音樂中訴說人生的畫面,正如那細小而不斷變化的音符,每一個時刻都上演著不同的戲碼,劇情隨著音樂的起伏轉折,音樂則像海浪一般波濤洶湧、變化無窮。

最近剛好在研究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聽到葛拉斯的音樂,不禁讓我想起貝九一開頭那種混沌感,急速而持續的六連音,加上不知何時會加入的樂器,所造成的一種不安定感,這不也是ㄧ種極微主義的先驅之作?原來極微主義貝多芬就已經發明了,只是一直到了一百多年後,才由葛拉斯發揚光大吧!

影片中探討到了一個問題:傳承的重要性,我想這也是我看到這部片最有感受的一個部份了。

他說:音樂就是這樣一代接著一代,不斷地傳下去,他的老師是布朗惹(Nadia Boulanger, 1887-1979),而布朗惹的老師則是佛瑞(Gabriel Urbain Fauré, 1845-1924),就這樣一直追溯上去,貝多芬也可能只是我們上幾代的老師而已。歷史上這樣一門學派的事情,在東方來說更是歷史悠久,從早期口耳相傳的傳統音樂,及一些特殊技藝,都是這樣子傳下來,假如沒有失傳的話,一種古老的傳統便會如此一直傳頌到今天。

對我來說,這項傳承的工作很可能會變成我這一生的唯一志業,但是要我夠努力,才配得接它。我的老師,也是心靈導師,他的很多代以前的老師,也就是貝多芬,那種承自於那麼古老的心靈(對人類有限的生命來說),竟然能夠這樣不斷地傳承下來,而且是由西方傳至東方,這樣的過程真的是相當有趣。東方人開始接收西方人累積了好幾百年的音樂傳統,反倒是西方則開始沒落,不知道東方人在二十一世紀的音樂世界裡,能夠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這也是我正在努力的部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Powered By Blogger